https://www.facebook.com/jackylaupiano/photos/a.14...

【讓孩子學琴進步的5大技巧!】♩.♪

(一)日常進行有針對性孩子練琴的時候,計時和計件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計時制”容易讓孩子想出各種理由,如喝水、如廁拖延時間;“計件制”誘使孩子越彈越快,潦草結束。練琴方法中,最重要的是目的明確,如果家長換一種方式對孩子提出要求,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初學琴時,應該幫助、引導孩子回憶老師的要求,有針對性的根據自己的錯處和不足彈奏,這樣能提高孩子的練琴效率,取得更大的進步。如”今天我們要想辦法把這個曲子中的連音練好”,看看這一句該怎樣彈才象下雨聲”等等,這樣提出問題,使孩子有目的地練習,他就會全神貫注的去想辦法達到目的。

(二)當天消化學琴早期階段很容易犯錯,常常是在上課時都懂,而回家一練習,動作就走樣了,因此要說服孩子,養成上課之後當天再練一陣的好習慣,以便回憶一下上課的內容和要求。

(三)孩子的注意力只有二十分鐘左右,之後就會轉移,或精力上感到疲憊,這時需要新鮮的東西來填補或轉移。所以,我們對孩子進行輔導要在他最有興趣的時候完成,利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這段時間練習教師佈置的重點內容。孩子開始不斷東張西望時,這是你可以適當讓孩子休息,等到他注意力又開始集中時再練習。

(四)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若要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愛好,首先就得讓他明白你們對他學琴這件事的重視,將你的認真、耐心、嚴謹通過行為、交流傳達給孩子。這不是要你說花了多少學費讓他學琴,而是要表現出對他的勞動的尊重,和孩子在音樂中一起成長。

(五)循序漸進初學鋼琴時,一次練習時間不宜過長,家長可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而定,一般從10分鐘開始,逐步增加到15分鐘、20分鐘,以後可以隨知識的掌握和年齡的增長逐步延長練習時間。一次20分鐘,每天練習兩次,兩次練習時間最好固定,不要隨意改動,使孩子形成一種練習的規律,每天一到規定時間,就感覺到要開始練琴,切不可因為今天家長有事就不練琴,明天家長有時間就逼孩子練上一個兩小時,似乎想把昨天的損失補回來。實際上,這種練習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練琴最忌諱的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家長可以為孩子制定一個練琴評定表,包括練習時間、內容、練習中的表現,每天練完琴後,與孩子一道填完小結。練琴認真,完成任務好,就貼上一朵小紅花;練琴不認真,沒有完成任務,就貼上一個小丑,這樣一周或一月總結一次,使孩子在有獎罰的過程中關心自己練習的結果,產生練琴的興趣,形成練琴的責任感。

 


http://solomo.xinmedia.com/classic/56865-MusicLess...

【「學音樂」是父母為你做過最棒的一件事】♩.♪

你是否有在小時候被父母帶去上音樂課的經驗? 或許你心裡一點都不想去、一點都不喜歡練習、甚至無數次跟他們鬧過彆扭。但現在,我們要告訴你個壞消息:「他們是對的」。

最近,心理學研究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音樂課程對於腦部神經和心理發展的好處。一項最不可思議的全面性的長期研究,發表於2013年由德國社會經濟小組(German Socio-Economic Panel)提出,關於音樂課的帶來的影響。「學習音樂所提高的認知與非認知方面的表現,是學習體育、戲劇和舞蹈的兩倍之多」,研究更發現,選擇音樂課的孩子「有更好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成績、責任心、開朗和企圖心」,而這僅僅是個開端。

下面來自Tom Barnes的條列,是音樂課能為神經系統帶來的巨大益處。看過這些巨大的差異後,令人費解的,還有哪個國家會不在他們的學校中提供高品質的音樂教育,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同樣的機會去追求成功。

1、增強你的閱讀和口語表達能力

一些研究發現,腦內區塊對於音調處理和語言處理能力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語言的基礎由五個技能所構成:語音意識、音量的感知、節奏感知、聽覺活動記憶(auditory working memory)、聲音形式的學習能力。透過一系列的研究,他們發現這些技能可以透過音樂課程來加強,被隨機分到音樂訓練的孩子,閱讀表現比其他被分到視覺、繪畫課程的孩子要好得多。

2、提高你的數理和時間、空間推理能力

音樂是與數學密切相關的,樂譜上的間格與數學有關,調性的安排與節奏的劃分。得到高品質的音樂訓練的孩子們在數理上往往表現較好,這是因為年輕音樂演奏者們對於抽象時間與空間的思考上能獲得增長、改善。

根據PBS(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正向行為支持)教育編寫的課程裡,這些能力對於解決發生在多重步驟的問題上(multistep problems):「建築、工程、數學、美術、競技、特別是電腦相關的工作上」至關重要。有了這方面的增強加上語言閱讀的能力,年輕的音樂人幾乎可以幫助自己,在他們決定想努力的任何領域上獲得成功。

在小學時期,音樂的訓練幫助你更聰穎、有更好的學習條件。

3、能幫助你的學習成績

在2007年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音樂教育與音樂治療的教授Christopher Johnson發現:「在小學有卓越的音樂教育規劃的兒童,相較於對照組採用一般較低品質的音樂教學,在語言(英文)方面得分提高約22%、數學方面提高20%」。在2013年時,加拿大的研究仔細測量每一年的分數,發現選修音樂的學生平均成績比選修其他課程得來的高。雖然沒有研究可以證明之間直接的因果關係,但兩個都指出了強烈的關聯。


4、提高你的智商
出人意料的,雖然音樂是一種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但音樂的訓練實際上對於IQ(智力商數)的幫助來的比EQ(情緒商數)多。許多研究曾發現,通常音樂家相較於非音樂家擁有更高的綜合智商。這並不保證你會比那些沒學音樂的人更加聰明,但現在的你要比沒學音樂之前要來得聰明多了。

研究指出,在人生階段中越早開始學習音樂的兒童,能發展出更好的語言能力。

5、幫助你語言學習速度更快

在人生中越早開始學習音樂的兒童,能發展出更好的語言能力。他們能發展出更複雜的詞彙、更細緻入微的理解文法和更高的語言智力(包含語言的聆聽、記憶、理解等/更多關於verbal IQs)。這些優勢不僅僅是孩子在學習他們的母語,更是將來在學習題它各種語言的能力。

據《衛報》報導:「音樂訓練對於學習外語的文法、口說、字彙上,扮演關鍵的角色」。這些優秀的語言學習能力會伴隨著他們一生,即便到了成年需要學習其他外文的時候,這些能力還是很有幫助。

6、讓你有更好的聽力,當你年長時這將很有助益

音樂訓練使人聽覺更敏感,當年紀漸長時受益更明顯。還在演奏樂器的音樂家們「周圍性聽覺能力(peripheral hearing)」損失的比一般人要慢得多,他們能在吵雜環境中還維持著較好的對話能力。老年人會在噪雜環境中無法將特定語音與環境噪音區分,開來也就是科學家稱之為「“雞尾酒會”問題(cocktail party problem)」,這能力不是聽覺系統功能問題而是牽涉到大腦。(想知道更多)

7、減緩身理老化影響

不僅僅是聽覺方面,音樂訓練也有助於延緩,因老化帶來的認知能力下降的問題。一些前瞻性的研究,以音樂避免老人癡呆症的有效方法,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研究發現,即便因為年齡漸長而不再演奏音樂,但孩童時期調整過的神經系統仍然可以幫助他們在「對象識別」、「視覺空間記憶」、「快速思考與靈活性」上比沒有演奏過音樂的人有更好的表現。但研究者補充說明,這要你至少演奏十年以上,才有這樣的效果。

8、加強你的腦部運動皮層

演奏所有的樂器都需要高水準的手指靈活度和準確性。音樂的訓練會讓運動皮層活化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這樣的益處是能擴及到其他非音樂相關的技能。2013年時,相關的研究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發表,發現在七歲前學習音樂的孩子,在非音樂相關的動作測驗項目中表現得更好。在年紀尚小時促進胼胝體的神經元連接,為日後的運動訓練提供良好的基礎。

音樂學習對記憶以及聽覺上的影響,能讓你一生受惠。

9、提高你的工作記憶

演奏音樂很需要一個人高度的工作記憶(或稱短期記憶),而且似乎越多的練習會擁有越強的工作記憶能力。在2013年的研究中發現,音樂練習與參與者的工作能力、思考速度、推理能力有正面的關聯。

《今日心理學》雜誌的作者William R. Klemm認為,音樂家們的記憶能力能延伸到其他非音樂領域,幫助他們記住講稿、課程與錄音的內容。

音樂練習越多會擁有越強的工作記憶能力。(圖片來源:flickr@EaglebrookSchool)
10、增進視覺上的長期記憶

音樂訓練還能影響長期記憶,特別在視覺方面。去年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的科學家發現,演奏樂器15年以上的音樂家們在圖案長期記憶的表現,比其他人要來的更好。這種視覺敏感度的提升,很有可能是來自於經常解讀眾多複雜的樂譜。(該研究並不包含那些不用樂譜學習的音樂家。)

11、讓你能更好的管理焦慮情緒

佛蒙特醫學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的研究員對6到18歲的音樂家們進行腦部掃描,發現在負責抑鬱沮喪、進擊、專注問題的大腦皮更比較厚實、巨大。根據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音樂訓練「使負責注意力、焦慮管理與情緒控制的皮質組織快速生長」。(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你總是時時刻刻,都那麼情感豐富的原因吧。)

12、讓你更有自信

研究顯示出音樂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2004年針對蒙特利爾公立學校(Montreal public school)的研究將四年級學生分成117個樣本,其中一組接受每週一次的鋼琴教學連續三年,另一組則維持原本的狀態。

最後發現,有每個禮拜學習音樂的那組,在自尊方面的測驗分數顯著的提高。現在大多數人都知道的,高度的自尊和自信心能幫助孩子,不論在學術或非學術領域都有很寬廣的成長和發展。

13、讓你更富創造力

創意這種東西是出了名的難用科學來衡量的東西,不論用怎樣的測量方式總是會有不足的地方。但多數的研究來源表示,音樂訓練是有助於提高創造力,特別是創造性的音樂活動(像是 即興)。

據《每週教育(Education Week》報導,斯德哥爾摩Karolinska學院的神經科學家Ana Pinho表示,「長時間接觸音樂即興的人,在大腦關於創意具有更好、更針對性的活化」,音樂訓練也增強了左右腦之間的信息傳達。而研究表明,音樂人在發散性思維測試中表現得更好,能想出更大量的新事物,並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將這些新訊息結合起來。

 


作者:‪#‎張笑容‬ (原文刊於18/09/2015《頭條日報》)

【教孩子面對失敗 】♩.♪

大部份育兒天書都是教父母如何扶助孩子成功,例如如何考進名校、如何在競爭中獲勝;而沒有提及教孩子面對失敗,包括考試成績未如理想,在比賽中落敗,或在公開表演中失手等。現實生活中,孩子面對失敗的機會遠高於成功。孩子沒有學過如何面對失敗,當失敗來了,便不堪一擊,一沉不起。

現代父母怕孩子因失敗而自信心受損,為了保護他們的自尊與自我形象,父母傾向否定失敗,或將之輕輕帶過。例如他們在游泳比賽中落敗,父母可能有四種回應:
(一)「其實游泳並不十分重要,沒有獎也毋須可惜呢!」把孩子未能成功完成的事貶為不重要,日後他們遇到困難,也會輕易放棄;
(二)「你在所有參賽者中是最優秀的,今次只是一時失手吧!」不符事實地誇讚他們,令他們失去改進動機;
(三)「那個獎盃本來就屬於你啊!要不是計分員出錯,就是賽規有問題。」把責任諉過於人,不反思自己的缺失,孩子日後也會把自己的問題推到別人身上;
(四)「你很有能力,下次必定是冠軍。」空洞式的鼓勵,給他們錯誤期望,以為有能力就必定成功。

要扶助孩子進步,首要是教孩子面對失敗,讓他們承認失敗的事實並檢討原因,是由於沒有做足準備。「我明白你感到很失望。但以你目前的實力,其實沒有贏取獎項的條件。因為其他同學已花了很長時間操練,態度非常認真,而你只是比賽前才練習,沒有竭盡所能。如果你真的在乎自己的表現,很想在游泳中獲取好成績,從今天開始便要加緊訓練,痛下苦功,才有機會獲勝。」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練琴
    全站熱搜

    小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