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聰明孩子 5大方法 哪些是有用的?

轉錄自: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41

精華字體尺寸

玩樂器、學下棋、環境豐富化、工作記憶訓練,或是單純待在學校,到底什麼可以讓人變聰明?彙整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其實只有3項真真實實的有幫助。

市面上有太多聲稱可以培養腦力的計畫、遊戲和課程。比方說,90年代有一個很紅的《小小愛因斯坦》(Baby Einstein)DVD,說是在寶寶嬰兒床邊放,就可以讓寶貝更聰明。但這種方法後來被教育學家認為是沒用的。

那麼玩樂器、學下棋、環境豐富化、工作記憶訓練,或是單純的待在學校,什麼是真正對訓練孩子腦力有幫助的呢?

以下就來一一審視:

一、學習樂器

學音樂讓孩子變聰明的說法,流傳已久。許多研究都指出,學習樂器與培養孩子高智商有關。

不過,2015年一份針對1萬500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把基因和家庭環境都納入控制變項後,其實學不學音樂,並不會影響孩子智商

但研究人員確實發現,高智商的人比較可能對某項樂器拿手,並一直玩下去。不過,學習樂器有「安慰劑」效應,可以激勵孩子去努力學習。音樂訓練也有助培養自制力,包含專心和提升記憶力

二、學下棋

愛下棋的人總愛拿「下棋有助培養腦力」來說嘴,許多研究也發現,下棋與宏觀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關。

但大阪大學薩拉(Giovanni Sala) 在2016年一份報告中,回顧了過去24份研究,並發現那些聲稱「會下棋的孩子,會在數學考試拿高分」的研究,都存在一些研究方法上的偏誤。後來,他共筆的兩份報告更發現,下棋訓練與數學能力沒有明顯關連。

學棋的學生在學校表現較佳,可能還是因為「安慰劑」效應。薩拉說:「大部分學童都對下棋興致勃勃,這樣的熱情會讓他們在學校更積極。」

三、環境豐富化

「一個人的智商究竟是固定的,還是可以透過努力提高的呢?」關於這個問題,研究人員數十年來不斷爭執,沒有定論。

不過有一個公認的說法是,智商大致上是由基因決定的,不過,環境會形塑基因素因如何展現出來。這在幼年時期尤其明顯,因為這時候腦部可塑性最大。

密西根大學心理系榮譽教授尼斯貝特(Richard E. Nisbett)說,能帶來刺激和啟發的家庭環境很關鍵。讓孩子參與鮮活的對話,且對話中富含一些稍微複雜、有挑戰性的字彙,會很有幫助。鮮活對話對孩子能力的提升,在晚餐餐桌上尤其顯著。

「你可以想像在玩對話網球遊戲,不斷的一來一往。爸爸媽媽們先問問題,讓孩子回答,爸媽們回應、評論,再讓孩子回問問題」,尼斯貝特說。

另一個強而有力的幫助是,與4 歲以下的孩子展開互動式閱讀,也就是鼓勵他們參與並幫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根據2013年的一份分析,這樣的活動可能讓孩子的智力提高6分以上。

看更多:3大常被嫌棄特質 卻是聰明人的共通點

四、工作記憶訓練

精心設計的影像訓練課程,看來能夠提升孩子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所謂的工作記憶是指持續記住一段訊息,同時可以把它處理完成的能力。比方說,聽到一串電話號碼後,短時間記住這串數字,然後拿起電話撥打出去。

許多研究發現,工作記憶訓練可以加強孩子的數學和閱讀能力,或是流體智力(遭遇全新經驗時,把當下的情勢整體清楚的能力)。

2017年一份研究顯示,有加強訓練工作記憶的幼稚園孩童,對數字的掌握度更好。

怎麼訓練工作記憶呢?有一種方法是透過平板電腦遊戲。畫面上會出現多個相貌一樣的角色,只有顏色不同,然後師長們要求孩子注意,哪些影像是顛倒的,哪些是正面向上的。隨後,老師會要孩子們回憶那些角色有哪些顏色,以及按照順序點出顏色相同的角色。

五、單純的待在學校

上學到底會讓人變笨,還是變聰明呢?《心理科學》裡一份針對60萬學生的大規模新研究,提供了比過去更具說服力的說法:學生每待在學校一年,智力大概會增加1到5分。

報告共同作者、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心理學教授塔克-卓柏(Elliot Tucker-Drob)也在報告中解釋,為什麼很多聲稱可以提高智商的應用程式,通常無法帶來長期效果。

塔克-卓柏說,要智商變高通常需要長期的投入,而且這樣的投入通常必須伴隨著挑戰、練習。換句話說,不是你每週花個兩小時練樂器,或是玩標榜可以提高智商的遊戲,就真的可以變聰明。

那些說學音樂學下棋可以變聰明、讓小孩學習靜下來專心的人,其實是因為統計方法的錯誤。

 

首先要找一群智商一樣個性也一樣的孩子,這樣實驗才會準(但對於智商和個性的衡量標準本身又會變成另外一個課題),那些『根據統計,學音樂/下棋的孩子比沒有學的孩子更專心』,其實只是因為樂器和棋類遊戲本身比較難,不夠專心不夠聰明的孩子通常學不下去……………

同樣的,我記得之前幫小孩找音樂老師時曾聽某小提琴老師(後來就沒聯絡了)說學小提琴可以訓練協調能力,她的學生協調性都很好,她的某個ADHD學生後來進步了…………但當下我只想說「老師,他進步了我覺得比較可能是因為他長大了前額葉發展成熟了,跟學琴沒有關係」「妳的學生協調性好,會不會是因為小提琴很難,協調性差的孩子很快就會放棄了這樣?」(可以忍住不要把這麼白目的話說出來,我也覺得自己有進步了),我想可能招生是需要一點類似這種對應家長的話術的,也許老師說的時候也是滿懷辛酸。

學什麼東西重點應該是『因為喜歡』,而不是『可以增加什麼能力』,你有的能力就是有的,沒有的能力就是沒有的,如果學到了甚麼,那不是把能力種進身體裡面,而是把身體裡面原本就有的能力開發出來,讓它成長茁壯,無論好的能力還是惡的能力,人天生就有很多能力,大多數是自己都不清楚的,所以才說學習是很重要的,人學好還是學壞是很重要的。

對於人生和成長有幫助的,應該是『動機』『熱情』『自信』『挫折容忍力』『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特質是可以成長培養的,不管是學甚麼東西,都有機會可以在好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出來,所以有沒有學才藝、有沒有學體育運動,其實都沒有關係,重點是你一定得要對人生對生命有熱情,而不是醉生夢醒、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毫無目標的盯著電腦手機打遊戲..........(什麼? 目標是解任務? 老娘我以前專門設計任務的,任務本身其實目標是在延長可遊戲時間,俗稱浪費時間,不要以為自己真的是遊戲裡面的主角啊傻孩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教養 聰明 樂器
    全站熱搜

    小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