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自 http://www.babysgarden.org/web.php?webid=157
常常在育嬰雜誌、書籍或網路上看到許多餵母奶的媽媽們都在關心哪些食物可以發奶、使奶水充沛,從各方收集來的資訊有傳統的麻油雞、魚湯、花生燉豬腳、蝦子燉酒,到現代的鮮奶、優酪乳等等,五花八門記滿了我的記事簿,背得我頭昏腦脹,於是我發揮化繁為簡的精神,自動以一句話代替:凡是多湯水、高蛋白的食物都是發奶的好食品。然而一旦寶寶出生,開始真正餵母奶時,又有四面八方的關心及資訊湧過來。伯母說餵母奶不能吃青菜,婆婆說不能吃水果,又發現一些書上寫不要吃海鮮及堅果類。而且在餵母奶的過程竟也遭受到周圍一些大大小小的障礙,於是啟發了我不輕易服輸的精神,也促使我對母奶作了更多的研究功課。
然而一旦寶寶出生,開始真正餵母奶時,又有四面八方的關心及資訊湧過來。伯母說餵母奶不能吃青菜,婆婆說不能吃水果,又發現一些書上寫不要吃海鮮及堅果類。而且在餵母奶的過程竟也遭受到周圍一些大大小小的障礙,於是啟發了我不輕易服輸的精神,也促使我對母奶作了更多的研究功課。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日本餵母奶媽媽的網站(http://www.d1.dion.ne.jp/~viora),這位女兒名叫彩花的媽媽為了讓彩花喝母奶以及和彩花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奮戰了三年,這三年的心酸、眼淚、委屈通通都記在網站上了(原來人們科技到達逆天而行的程度是中外皆然),看得我真的感到鼻酸、眼淚盈眶。
母奶的好處之一是可以隨著母親飲食而有口味的變化,所以據說喝母奶的寶寶較不易偏食,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母奶中的成份會深深影響寶寶的身體狀況。在這方面資料來源最充足的就是日文資訊了,也許是和日本人有很大的比例為過敏體質有關,所以相對的這類的研究也特別多。
像這位彩花的媽媽隻要一喝牛奶、吃起司,彩花就會拉肚子;一吃蛋品,彩花就會起蕁麻疹子,反應再明顯不過,是標準的食物過敏型異位性體質。因為母奶能忠實反應媽媽的飲食,所以在日本反對餵母奶的藉口之一就是「喝母奶的孩子容易有異位性皮膚炎」,彩花的媽媽就被這句話攻擊了無數次。
而令我感動的是彩花媽媽的堅強與努力,她認真的查了許多資料,結果發現就統計數據來看,喝母奶的寶寶因為較早從母奶中接觸各種外來蛋白質所以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時間點的確也比較早,像彩花在剛滿月時就已經在頸子、關節及皮膚皺摺處出現紅又癢的疹子。然而並不代表喝精製過之配方奶粉的寶寶就不會接觸到外來蛋白質、不會有異位性皮膚炎,隻是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時間可能會拖到吃副食品時。
而倘若寶寶為異位性體質,能夠越早發現並從媽媽的飲食來改善的話,長大之後過敏的症狀也會變得較輕微。另外,2000年8月發表了一篇在加拿大兒童健康中心所作的研究報告,這個實驗是研究餵母奶的媽媽如果有控制飲食內容與無控制飲食內容其兩組寶寶出現異位性濕疹的機率,另外還比較了喝酪蛋白水解奶粉、大豆配方奶粉及牛奶粉之三組寶寶出現異位性濕疹的機率。實驗時間為期18個月,而餵母奶且控制飲食內容組別的媽媽在飲食上避免食用牛奶、奶製品、蛋類、魚、花生及大豆。結果18個月後餵母奶且控制飲食組別的寶寶出現異位性濕疹之機率為22%,無控制飲食組別的寶寶出現異位性濕疹之機率為48%;而在配方奶粉方面則分別為21%、63%與70%。所以這篇研究報告建議如果家族有過敏疾病史的媽媽在餵母奶時最好要註意飲食內容。
有一本日文的哺餵母奶之參考書對要避免之飲食寫得更詳盡:
- 動物性蛋白:如蛋、牛奶、魚貝類、肉類,特別是魚卵。如果真的要吃也一定要煮熟再吃,可以減輕其抗原性,減低引起過敏之機率。
- 減少油脂類。
- 不要攝取過多的糖份:因為糖份會使腸道真菌類增生而惡化過敏情形。
- 盡可能不要吃加工過之食品。
我想有很多媽媽看到這些可能會覺得從此飲食會少了很多樂趣,不過也不是每種可能引起過敏之食物都不能食用,主要還是要看寶寶的反應,所以建議寶寶出現食物過敏反應的媽媽自己設計一份食物日誌,記下自己的飲食內容與寶寶的身體狀況,如此才能真切知道寶寶對何種食物過敏,讓寶寶更健康也不枉費餵母奶的辛勞了。
或許有些媽咪選擇餵母奶的理由隻是因為自然、方便、經濟,並非為了講究什麼讓寶貝有高智商、好視力或增進親子感情等等,如果是著眼於省事方便的媽咪得知餵母奶還要註意母親本身的飲食,還要忌口,或許多少都會影響了餵母奶的意願吧!可能也有些媽咪會想自己娘家媽媽過去好像也沒有什麼忌口,自己也沒怎麼樣嘛!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嗎?
是的,不可諱言,哺餵母奶的確是十分省事方便,不需洗奶瓶,不需半夜起來泡奶,而且還是最佳的產後減肥法。那,所謂註意飲食是……?是指在家族病史中有過敏性疾病的媽咪。哺餵母奶可以降低寶寶罹患過敏疾病的機率,如果餵母奶的媽咪能夠避開可能引起自己寶寶過敏的一些食物,則效果更好。所以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有高過敏機率的寶寶最好哺餵母乳達六個月以上。
大家都知道嬰幼兒全身器官在出生後仍不斷的發育,有些器官發育得快如腦部;有些器官則稍慢如腸胃、腎臟等。而從反面來說,寶寶的許多器官仍然是不成熟的。在腸胃道方面,嬰幼兒的消化能力較差,而腸胃壁也不如大人緊密,所以常會有一些未消化完全的食物殘渣通過腸壁,進入全身血流,而身體免疫系統便會對這些外來物質起激烈反應。這些免疫反應可能表現在腸胃道,使寶寶拉肚子或嚴重便秘,表現在皮膚方面則有發疹發癢等等……。
嬰兒濕疹是常見的一種過敏反應,它的臨床症狀是在嬰兒的前額、臉頰到耳根部有起紅色小粒疹子,有時會乾燥似的剝落皮屑,有時則可能濕潤的滲出液體,嬰兒會感覺搔癢,尤其是在傍晚開始到晚上搔癢感更嚴重。如果過敏更加劇,則可能連四肢、軀幹都會發生濕疹現象。如果在嬰幼兒時期發生了這些過敏性反應,到了青春期時則可能演變成更嚴重的過敏性疾病。
在目前的研究報告中發現以下這些食物都有可能成為罪魁禍首
- 食物辛香料、高麗菜、花椰菜、洋蔥等,容易讓寶寶產生脹氣、放屁。
- 小麥、有殼海鮮類、蕃茄、堅果類(特別是花生)、乳製品,容易讓寶寶起疹子或是拉肚子。
所以媽咪在用心於如何食補以增加奶水的同時最好也對這些食物多加註意,大部份的嬰兒過敏反應都可以由母親改善飲食內容而獲得控制。
但是坦白的說在一年多或以上的哺乳期中如真要如此嚴格限制飲食著實不易,而且若真能如此限制飲食對媽咪本身的營養攝取恐也會有不良影響,必須另外補充鈣質及維他命B,好在寶寶到六個月之後腸胃功能就越來越好,不再那麼容易出現食物過敏性反應了。
另外,有人發現哺乳媽咪的飲食中若含有較多的長鏈脂肪酸,尤其是a-次亞麻油酸,可以減少寶寶發生過敏性疾病的機率,鮭魚、鯖魚都含有豐富的a-次亞麻油酸,但是這項說法尚未有充分的實驗數據證明,僅供哺乳媽咪參考。
寫了這麼多需留心的食物,不知是否打擊到了許多媽咪哺餵母奶的意願,在此還是要重申一次主要還是要看自己寶寶的反應,而來決定那些食物是否要避開。而且喝母奶寶寶所發生食物過敏的情況及機率和餵配方奶粉的寶寶比起來根本是小巫見大巫呢!
上次的文章中建議各位哺乳媽咪自己設計食物日誌,記下自己的飲食及寶寶反應,以瞭解寶寶是否有過敏,以及是對何種食物過敏,同時這份食物日誌還可以用到將來吃副食品時繼續延用,倘若真的需要就醫時還可以提供醫師作參考。這次我又在日本網站上發現一份蠻好的食物日誌,在此稍加修正供各位媽咪參考。
以下並列出一些國外討論此問題之相關網站,各位媽咪也可以自行上網去看看。
http://onhealth.webmd.com/family/columnist/item%2c40666.asp
http://www.ne.jp/asahi/mc/minatomachi/atopicdermatitis.htm
http://members.tripod.com/~Uchibly/fadform2.html
http://www2.neocity.to/treebbs
寶貝媽咪食物日誌 |
日期: 年 月 日 |
天氣: |
時間 |
寶寶飲食 |
媽咪飲食 |
備註 |
症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症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知道是否有媽咪認真記錄了食物日誌後,和我一樣仍然無法確定引起寶寶過敏的到底是那些食物?是剛剛吃的那一餐飯嗎?還是昨天?前天?一餐飯中所吃進去的食物不下十種,再加上調味料,天啊!要如何確定哪一種才是過敏原呢?在這裏可以看出『時間』是我之前沒有和大家提及的一個盲點,而要找出過敏原時間也是相當重要的。
1987年發表在一份小兒科醫學會雜誌(Acta Paediatr Scand 76:453-456,1987)的研究報告指出,倘若媽咪吃到高過敏原食物,2-6小時後就可在母奶中偵測到該過敏原,而且通常持續一至四天,如果是媽咪喝了牛奶還有可能存在母奶中10天之久。所以媽咪在記錄食物日誌來找出引起寶寶過敏的原凶時可能需要追溯到一個禮拜甚至10天前自己所吃的食物來比對。在這篇報告中還有幾點有趣之處,在此和大家分享:
這個研究在收集母奶樣本時將樣本分成好幾組,也就是處於哺乳期不同階段的媽咪所提供的,所分的組別有產後一週、六週、三個月、五個月,結果發現當吃下相同量的過敏原食物時,產後一週的媽咪其乳汁中過敏原濃度最高,五個月的乳汁中濃度最低,甚至有的還低到測不出來。而且他們也發現無論用多好的偵測技術就是會有約30%左右的媽咪乳汁中不會出現他們讓媽咪們所吃下的過敏原(麥膠蛋白)。
該群研究學者無法解釋這種現象,所以在報告中他們提到現階段對於食物滲透到母奶的機轉瞭解得仍太少,目前隻知道曾經在以老鼠的動物實驗中發現母體本身對於高度危險之過敏原也可能會產生抗體,在過敏原進入乳汁之前就先將它解決掉,不讓它進入珍貴的母奶中。
這些應該就是大自然的智慧吧!留待科學家們繼續去研究,媽咪們則安心的繼續餵母奶囉!
後記
在寫這三篇文章的同時,我其實也正和寶貝女兒的過敏性濕疹奮戰,雖然女兒的症狀並不太嚴重,但是當每個抱過女兒的人都對妳說上這麼一句話:『好可愛的娃娃,哎呀!她臉上怎麼有一塊紅疹呢?』作媽媽的就覺得好像自己對寶寶照顧不周之處被人發現了。幾乎治療皮膚的藥物中都是含有類固醇的,偏偏我這個人視類固醇為毒物(candy註:心怡曾是藥劑師,在女兒出生後沒多久辭職專心陪伴女兒與哺乳),非必要之時總不愛用它,所以每次替女兒擦藥時總是心好疼。而常常回娘家吃媽媽愛心飯的我總是無法完全避免某些可能的過敏原,就在女兒反反覆覆發作中已經五個多月了,看到這篇報告也真是鬆了一口氣。我想接下來要努力研究的應該是如何選擇、添加安全的副食品了。
留言列表